文╱龔威銘;採訪諮詢╱台北醫學大學精神科教授暨萬芳醫院精神科主任沈武典


憂鬱症患者是常常是人前笑、人後哭,直到悲劇發生,週遭的親友才恍然大悟「唉!早知道就……」但結局常常都是不可挽回的局面。

其實這幾年來,憂鬱症已經成為最ㄏㄤ的文明病,每個人的周遭親朋好友,或多或少都被憂鬱所襲擊。根據國外各種研究與數據統計,憂鬱症族群有逐漸擴大的趨勢,約佔有10%人口比例,也許未來朋友彼此相遇時的問候與不再是「吃飽沒?」、「最近可好?」,而是「吃了百憂解嗎?」、「最近還憂鬱嗎?」。

大家總以為科技進步,疾病應該都會消失,的確,許多重大傳染病或疾病等都獲得控制或有創新療法,但心理疾病卻逐漸嶄露頭角,深入社會各階層。心理不像身體,它看不到,也摸不清,而且目前對於人體大腦仍有許多未知,所以當心理出了毛病,當事人往往不知道該怎麼自處?心理該如何調適?家人朋友也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以憂鬱來說,許多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有憂鬱症,以為只是心情低落罷了,畢竟誰沒有情緒低潮的時候,尤其是普遍性的Monday Blue,而家人也不以為意。

雖然治療憂鬱症屬於精神科,但這不表示你的神智不清或你瘋了,憂鬱症只要按時服藥與定期回診,都能獲得大幅程度的改善,就好像是感冒吃藥一樣,只是這回是你的心感冒了,所以當有心理憂鬱太久,甚至有不好的念頭產生,就讓精神科醫師檢查,看你的「心」是否生病了?

憂鬱專門找誰上身?

有很多疾病是因人種、性別、年齡或區域等因素,有不同的好發率或遺傳性,憂鬱對全世界上所有人都很公平,它沒有性別、血型、年齡之分,更沒有種族歧視。就目前的數據來看,世界上都有人罹患憂鬱,但有年輕化的趨勢,而高度開發國家的人數領先開發中低度的國家。

以性別來說,男女比例有明顯的分歧,女性一生當中罹患1次憂鬱症的比例約為25%,男性僅有12~13%。換言之,每4個女性就有1個是憂鬱症患者。為什麼會有如此不同呢?可能是社會家庭對女性要求較高,要擔的責任較多(出外工作、生養教育兒女等)有關。

許多人也許不禁懷疑為什麼以前沒有憂鬱症,現在突然「一窩蜂」地蜂湧而出?根據沈武典教授解釋,其實以前就有憂鬱症了,只是以前的工作與生活單純,如耕田、畜牧等,以遊牧民族來說,一旦憂鬱症發作,生活功能不受影響,牧人還是照常工作,早上放牛、羊吃草,晚上趕回圍欄,只要數目正確就好了。另外就是以前生活條件較苛,三餐不濟、疾病肆虐,每天為了生存掙扎,哪有時間搞憂鬱。

可是當場景換到現代的職場,一旦憂鬱症犯起,根本無心或無法應付繁雜與沉重的工作,工作表現不佳,導致工作、生活不穩定,倘若因此失業,家計負擔又是難以負荷的壓力。這種惡性循環很容易導致輕度憂鬱症演變為重度憂鬱症。

雞生蛋?蛋生雞?

是壓力導致憂鬱?還是因為遺傳關係導致憂鬱而產生壓力?到底是什麼因素誘發憂鬱症呢?目前也尚未有論,沈武典主任認為遺傳因素是主因。主要是因為腦中「BDNF」分泌量不足。

BDNF是一種腦中的蛋白質,滋養腦細胞,若BDNF不足,會造成腦細胞凋死,表現出來的症狀就是憂鬱症或焦慮症。有些人天生BDNF量雖少,平常還足以應付生活,可是當壓力產生,腦中釋放出可體松,破壞BDNF,於是,憂鬱就產生了。這時給予抗憂鬱劑(補充血清素(5-HT)、去甲基腎上腺素(NE))以提升BDNF,當BDNF提高了,所有症狀就會消失。(*註:血清素是一種影響情緒的腦內化學物質,當人體血清素過少,會出現自殘、割腕等行為。)

但沈武典主任也補充說明,許多人雖帶有遺傳因子,但不見得會發病,畢竟抗壓性和後天的環境也有相關,而這一點也足以說明,為何同一家族有些人也憂鬱症,有些人則否。但話說回來,壓力和憂鬱還是脫離不了干係。

生活中誰沒有壓力?或大或小,或多或少,有些人面對強大的壓力視為挑戰,躍躍欲試,有些人即使是小壓力也視為畏途,寧可避之,也不願面對。越缺乏面對壓力的勇氣,憂鬱也越容易靠近。當人罹患憂鬱症後,不免要怪罪他人,因為另一半外遇、孩子不聽話……其實這些事剛好碰上憂鬱爆發的臨界點,今天即使是其他小事也可能讓憂鬱發作。

該如何面對壓力?沈武典教授說:「熟能生巧」,像初次登台的演員心情一定非常緊張,但只要習慣了,這種緊張的壓力就消失了。工作方面也是,掌握工作的嫻熟度與技巧,就能輕鬆面對。而生活上,也不能只有工作沒有休閒,工作與生活要取得平衡點。

你憂鬱了嗎?

根據WHO公佈,2020年憂鬱症將要升為第二大疾病,僅次於心血管疾病,以此推測,未來憂鬱症患者將越來越多,普及各行各業,所以它將成為一種常態性的社會問題,該如何面對以及了解它,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刻不容緩的事情。

憂鬱症說起來有三個層次的變化:生理、心理及社會功能上之症狀(沒有辦法工作、失去工作與社交能力等)。根據萬芳醫院精神科主任沈武典表示,通常憂鬱症患者會出現以下幾項特徵,只要有三項以上符合,即有憂鬱症傾向。

只要有2星期長的5項或5項以上的症狀(其中一定要包括1和2),你可能就罹患了憂鬱症。

1. 情緒低落

2. 無快樂感及生活泛趣

3. 體重減輕或增加(每個月有5%的變化)

4. 睡眠障礙

5. 坐立不安或行動遲鈍

6. 疲勞或沒有幹勁

7. 無價值感或罪惡感

8. 思考混淆、注意力不集中或猶豫不決

9. 自殺或死亡念頭(不只是不怕死)

There is a hope

當憂鬱來襲,人會失去活力,不想動,也不想出外社交,連自己平日最喜愛的興趣或嗜好都提不起興致。對他們來說,時間是如此漫長,低落的情緒如暴風於前夕,烏雲密佈,看不到一絲光亮,根據相關研究指出,50%的憂鬱患者不時有輕生或自殺的念頭,另有10%~15%的患者因自殺身亡。這種延續性的壞情緒讓人透不過氣,也不是他們所能控制的,但沈武典主任指出,只要接受專業的治療,患者是可以恢復正常生活,送走陰霾。當憂鬱籠罩病患時,很難因為親友的勸說或關懷發生作用,家人朋友多半只是支持性的角色。想治癒憂鬱症只有靠自己,當病患願意去正視、面對問題時,憂鬱症就不難治療。

目前治療憂鬱症的藥物為1.血清素,2.去甲基腎上腺素。治療的成功率可達8成,許多患者在服藥後5天便有明顯的改善,10天後症狀逐一消失,1個月後就可恢復,持續治療約2~3個月又會開始追求自我興趣,再過2個月確認病情,整個療程約莫5個月,病患就可「畢業」,醫師會多開1個月份的要給病患,已備不時之需,下回若有雷同的憂鬱症狀產生,先按照指示服2星期的藥物再去就診。但也有少部分的人因為天生BDNF缺乏,需要長期服藥。


造成BDNF短少的其他因素

1. 處於長期壓力下,可體松破壞BDNF。

2. 長期暴露在過量的輻射線(如x-ray)環境下。

3. 濫用對中樞神經有害物質,如酒精、搖頭丸、安非他命等。


學習與藍色共舞

憂鬱症復發率高,所謂「痊癒」並不表示體內有「憂鬱抗體」,當再度面臨壓力或刺激時,憂鬱症下次還是有可能再發作的。想避免憂鬱症侵襲?沈武典教授說,提高BDNF只有兩種方法:(1)服用抗憂鬱劑,(2)規律運動(會流汗的,YOGA不列入其中),一個禮拜3次。雖說運動能自然增加BDNF,但實在有限。倘若抗憂鬱劑增加BDNF是100%,運動只能增加20~25%。

沈武典教授提到,不要將服用憂鬱劑當作是很丟臉的事,就像高血壓、糖尿病每天服藥控制病情一樣,體內BDNF不足那就充血清素和去甲基素,沒有什麼大不了的。沈武典教授說:「要感謝你的上帝或菩薩,讓你的病還有藥醫」,的確,比起癌症等無藥可醫疾病,憂鬱症患者是幸運的。

治療判斷的分歧

台灣人對於憂鬱症的認知不多,所以常會跑錯科別掛號,一點都沒有自覺憂鬱症纏身。憂鬱症其中一項特徵是睡眠障礙,許多憂鬱患者因為失眠問題求診,醫師開安眠藥助眠,但治療上根本沒觸及問題的根本,所以這些患者依然睡不著,於是安眠藥劑量越開越多。沈武典教授指出,只要開對藥,睡欲自然來,根本就不需要安眠藥。

當有莫名失眠狀況時,如常常半夜突然清醒、持續性的睡不著等失眠問題時,應該先到精神科由專業醫師評估,是否有憂鬱症傾向。在憂鬱症未發前先做好控制,生活、工作也不至於受影響。根據美國某項數據統計,服用抗憂鬱劑病患所繳納的稅比一般人高,從這點看來,只要接受治療,工作表現不會輸給平常人喔。

跟著固定的醫師走

看病時,其實是依據4D而定,Diagnosis(診斷)、Drug(藥物)、Dosage(藥劑量)、Duration(時間),而沈武典教授另加的1個D,Doctor(Who is the doctor?)。醫師根據病患病情下診斷,開立適當的藥物種類與劑量,但有一點要最重要的是藥並不是仙丹,沒法立即生效,病患必須有耐心,給醫師也給自己時間,等藥效開始作用。看憂鬱症最忌諱四處趴趴走,這樣會造成治療上的困難,必須固定看同一個醫生才有連貫性,而且每次回診醫師可以視病人狀況,隨時調節藥劑量,一旦復發,也能更快掌握病情,也可縮短療程。雖說要盯著同一個醫生看,但若持續治療4~5個月依然沒有進展時,就可以考慮另一個D~更換醫師。

在訪談中,沈武典教授一再強調不要讓憂鬱症「污名化」,他想傳遞一種想法與觀念,就是要告訴所有人:憂鬱症是很普遍的,是可治療的。因憂鬱症看醫生也沒什麼了不起,千萬不要害怕看醫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gelmi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