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台後,一直在適應有別於在雪梨的生活,卻感覺好像抓不到重心和生活的步調。

不過持續閱讀書訊和收看福音電視是一直以來的習慣,這讓我稍稍掌握到一點原本生活的樣貌。

 

先後看到的幾本書,很有意思。先是看到《不怕小孩問:寫給父母的親子性教育指南》,原書名是《Everything You Never Wanted Your Kids to Know About Sex But Were Afraid They’d Ask)》,我覺得能用詼諧幽默來傳達正確的性知識,實在是很酷!

 

再來是《我可以把妹妹煮來吃嗎?:天真的問題,認真的答案》,原書名為《Father Knows Less: One Dad's Quest to Answer His Son's Most Baffling Questions  or Can I cook my sister?》。書介如下:

 

狄恩常常無緣無故發問:「爸,哪一種感覺比較痛:是被車子撞到,還是被水母咬到?」、「彩虹是熱的還是冷的?」、「我可以把妹妹煮來吃嗎?」

他口中的那個「爸」,正好是新聞記者傑米森(Wendell Jamieson紐約時報主編之一)。傑米森決定為兒子找出這些問題的答案,結果竟自己沉迷其中。為了解答問題,他訪問船長、火箭科學家、警察局長、耳鼻喉科醫師、政治人物、他的岳母,甚至約翰藍儂的妻子小野洋子。

原本只是無心插柳,卻成就了一本引人入勝的著作。

其實小狄恩正像一般學齡年紀的小孩,真的很愛發問,其他問題諸如:船的窗戶為什麼都是圓的?被刀刺死是什麼感覺?殺人鯨是不是很壞?我是不是對金屬過敏?烏鴉真的會把人的眼睛啄出來嗎?你為什麼喜歡喝啤酒?我為什麼不能喝啤酒?納粹為什麼是壞人?屍體是什麼東西?警察為什麼喜歡吃甜甜圈?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 

(另有一段影片記錄,他在街上問路人問題,有興趣你也可以看看,在
這裡

如果你是父母,會怎麼回答這樣天馬行空、創意和趣味十足的妙問?一位讀者在讀後心得中寫到:「書中對於問題跟答案都有詳實的記載,甚至於問問題的孩子跟回答的專業人士都負責任的寫出名字與地名。

舉例來說,傑米森七歲的兒子問:『警察為什麼喜歡吃甜甜圈?』回答這個問題的專業人士是邁阿密警察局局長、紐約市警察局前首席副局長提蒙尼,他的回答是:『因為甜甜圈隨處可見,尤其在紐約市,而且這種店通常是24小時營業……咖啡跟甜甜圈是到處都有的基本食品,又快又簡便。如果在車上吃甜甜圈突然接到緊急通報,就可以把吃到一半的甜甜圈丟掉,反正損失也不大事後要再買,也是隨處買得到。』

沒想到每個看似莫名其妙的問題,背後真的有理由!你是不是也看出,這個爸爸很認真的在回答兒子的問題呢。

我覺得外國人的文化裡,「重視孩子的問題」是我很欣賞的部分。我認為這點揭示了:人們看重孩子的價值,所以認真回答他的問題、願意思索他的需要,我相信對孩子是種正面的鼓舞和激勵;而這正可能讓孩子純真時期對世界的好奇,轉為日後創意發想的原動力。另外,願意去找出答案或交流、討論問題的孩子,日後的獨立思考也會啟蒙較早。我同時也覺得,不斷發問的孩子,其實一直在運用他對四周環境的觀察力(所以對不解的事,才會產生疑問嘛~),若適當地加以引導,我們可以找到讓孩子願意學習的動機,對孩子來說,往後更容易可以得到主動學習的樂趣和挑戰性。

最後是《琴鍵上的教養課》,你可以讀讀該書的連載,或許你就能明白我為什麼喜歡這本書。記得在教學實習時,我親眼見證了用生命教學的老師,會是如何改變孩子的一生,印象深刻。而獅子老師又是另一個模範。


最後,你也願意來挑戰看看回答以下問題嗎?吐舌頭

問題一:我可以把妹妹煮來吃嗎?
問題二:蒙娜麗莎有沒有穿鞋?
問題三:十三歲的孩子可以有自己的公寓嗎?
問題四:人為什麼會墬入愛河?戀愛一定要掉下去嗎?
問題五:我為什麼不能在別人面前挖鼻孔?


當然你要指明回答文中任一問題,也十分歡迎!!開懷大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gelmi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