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這世界和許多善意相遇,都是一種提醒。提醒恩典是白白得的,祝福是白白得的,
不是因為我們多好,所以配得。

所以請好好珍藏那些生命裡溫暖回應吧,讓它刻印在妳的心裡,然後給予出去;
串成另一個愛的圓滿,然後記得,用「心」去記錄這樣的一份善意,是怎麼樣又再度傳回妳的生命裡。



放棄一份信仰的時候,不預期地,竟有種莫名的釋放感受,掙扎和困頓在瞬間灰飛湮滅。關乎信仰的文字,依舊有其價值,並不容推翻,卻進不了我的心裡。(內裡的O.S.是:是啊!那是對的、真的、好的。但,那和我的生命景況有何關係?)
這兩天,有更多的體認,彷彿理解了過去聽到的一句話:「愛的相反,並不是恨,而是漠不關心」。其實可以理解,怎麼有些人在面對生命中無法釐清的苦痛時,會選擇壓抑、選擇扼殺自己的心,讓把熱情推向死地。(不讓自己有感覺,是目的)

我的放棄,對真理沒有半點否定的作用(那本來也不是我的目的);真理的穩固,不會因為誰的遠離而能輕易廢棄。

隔絕、切斷,才是心裡所渴望的,渴求。想閉眼不看,那些試圖影響到我的奮力解釋,那些生命裡只有自己被扎疼的痛處。


過去會以為 Max Lucado 的文字作品趨向簡單(用故事表達方法,或是生活經驗),我常誤以為是「容易」,因此選擇略過。(他的繪本故事其實非常精彩,另外我極愛他《暴風雨中的耶穌》一書)

但最近在讀《愛的撲滿》,再次體認到,其實他做的簡化功夫,其實更顯得他的豐富。

最偉大的真理顯露在最 pure 的話語裡。在他每一篇的子題裡,一一提點到我自己過去以為做的好,或覺得太 easy 的事上。透過這些文字祂在對我和每個我的罪說話。因為我們以為當遠離初信的時間久了、成長了,我們就往往信心十足地以為,我們在信仰裡要探討的是更深、更難的事或更大的挑戰,結果我們敗壞在「小小的,但重要的事」上。


~推薦閱讀~

今天再次重看〈語言班的學習日誌:schlagen und streichen〉這篇文章。過去是被這個想法所打動:「之前那些在她闡述事情及看法時,所流露出的堅定神情,讓我深刻地感受到『手該做的,應當是好的』這句話的強度。也讓我想起了,Käthe Kollwitz 所畫的那雙母親的手。」

透過宣,讀到馬克夏翻譯的這一篇〈你想要的不會是公平,而是恩典〉,建議我的朋友自己點進去看看,去感受那份觀點。

寶兒寫的〈耽美〉。張惠菁的觀察,像是一種心理的透視,用文字把對人性的琢磨抓得那樣好。

薩哈洛夫獎致謝辭〉。我們享有不需掙來就擁有的自由幸福,在許多地方仍被漠視。好在,被遺忘的角落之外,依舊有人們看重這樣的價值!

goes 小朋友紀錄的〈小小的芽,在冬季。〉,我真的喜歡,那種不輕看自己一份小小努力的那種熱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gelmi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