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看到別人的生命故事,也是在做自己生命的檢視,能讓你動容的,常是最貼近我們日常經驗或是心中幽微不足以對外人道的部分。有句話說:「我們看到的故事,常是別人切身的歷史」,921大地震是全台灣人共同的創傷經驗,但隨著時間過去,我們已經漸漸遺忘,但災區當地的朋友們仍時刻被影響著,因為那是他們生活中的一部份;他們也都會走過這段路,但在他們堅強的面對生命的態度中,卻也有著最需要理解、陪伴和同理的脆弱部分。
希望大家真正能化感動為行動,用不同的方式來理解、支持這些同住這塊土地,卻擁有和我們截然不同際遇的朋友,疼惜地陪伴他們,也和他們一起走過,也許,我們會學到更多‥‥
[10.02.update] 阿布幾天前和好友Paula一起去欣欣晶華影城看「生命」這部電影,另外和電影導演有做些意見上的互動,感覺上全景的伙伴們真的很關心在中部災區的這些朋友,因為曾參與和陪伴,因此和電影裡記錄的對象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像「生命」這種不以單一詮釋的觀點記錄台灣故事的電影,阿布推薦大家都去看!!
另外導演也請我們回去宣傳,要看生命這部電影,不只限於西門町的總統戲院 (場次) ,欣欣晶華影城 (場次) 也有播映,有其他場地可供觀眾選擇,這樣就不怕買不到票,也可稍加緩解總統戲院過多的觀影人潮。
[10.29.Update]另一種觀點: 試論「生命」及其文化現象 —當紀錄片成為新的教堂
力昕老師觀點中提到的幾個觀點點我也曾和導演討論過。有別於一般紀錄片,吳乙峰在「生命」片中呈現了濃厚的「個人敘事風格」,讓我觀影時就曾一度擔心個人涉入(給予建議)的問題。交疊了太多層關係,導演和主角們牽涉了太多超出原有的界線之部分,這樣固然可以呈現一種朋友交心、參與各自生活的紀錄型態,但令我擔憂的並不是(看似八股卻很重要的)倫理問題,而是創作者意圖呈現的態度和觀點反過來定位被紀錄者,流於激勵式的價值涉入,並非真正放手讓主角看見自己生命的「全景」,顯得過於急切,仍有操作性的不真實感。
此外,陪伴災區的朋友,心理上的「復健」亦很重要。除了陪伴外,專業的心理諮商更不可或缺。我從不否定朋友式的傾聽、陪伴能夠同理、支持被記錄者,持續四年在災區協助、理解他們生命的創痛,在需要幫助時給予他們物質、精神上的幫助,是值得肯定;另外,我也無意全面認定專業心理諮商的功能就是不可取代的。但若自認可以為他者找尋生命的定位,記錄者-被記錄者這樣的權力關係更是被僵化,而不是導演企圖要擺脫的框架了。要相信,不同的生命各自擁有不同方式的自癒潛能,時時要反思適時的幫助是否反而阻礙了他們看到其他可能的機會。
最後,我深深希望觀影者是能實際了解創傷者的處境和心理,用同理的心付出關懷和了解,而不是又淪為一場三小時的感動而已。「生命」以不同的紀錄片方式呈現我們相近(環境)卻不熟悉(處境)的生命狀態。這也只是一種觀看和理解的角度,一面倒的肯定和感動反應,深化反思的空間卻有限,是很可惜的。拍攝工作完成、電影上映了,得到不預期的好評後,記錄者和我們仍舊可以繼續思考,自我預設之實踐的行動力和反省是否也綑綁了觀影者的思考焦點,還是鼓勵他們運用不同的角度來理解關於人和生命的議題,不僅止於感動,產生更多的行動、實踐,以及多元角度的理解,經由反省的累積力量更讓這部得來不易的紀錄片更有價值。
下文轉載自: 玉里書 、 智邦生活館 ,阿布編輯
「我只有一個感受: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 全景 」資深的紀錄片工作者郭笑芸,回憶起921後,當她走入九份二山,看到寸草不生,所有生物都被湮滅的慘狀,心有餘悸地說。在高達四層樓高的坑洞裡,四部怪手像接力賽一樣,一部接著一部,把砂石運到地面。在幾乎要令人放棄的深度,終於挖出一具罹難者屍體。
「在天崩地裂的那一刻,他們心裡正想著什麼?是不是到了陰曹地府,還不知道自己已經離世?」
只是做為旁觀者的郭笑芸,內心的震撼久久未能平息,在她執導的紀錄片「 梅子的滋味 」還在剪接時,沈重的心理壓力,讓她決定先抽離自己,到花蓮東華大學念研究所,重新整理自己的心情。那些全部親人都深埋在幾層樓高的砂石底下,連殘骸都無法尋獲的罹難者家屬怎麼辦?
「他們就像失去靈魂的遊魂,茫茫然地看著不知道邊際在哪裡的遠方。」
天搖地動的921,「全景」的四位成員亮丰、靜茹、重鳴、秀華正在攀爬奇萊山。地震後四位伙伴失聯,全景的資深導演吳乙峰、李中旺開車到災區尋找伙伴。一路上,他們看到災區的慘狀,把身上所有的財物都掏出來捐給災民,郭笑芸則在台北錄下所有921的新聞。928,全景全員在台北開會,一致決定在這時刻,他們應該要為這片土地記錄些什麼。
1988年由吳乙峰主導成立的「全景」,立志要走出商業拍片的侷限。他們曾拍出如「 月亮的小孩 」等膾炙人口的紀錄片,也曾在老三台播出收視率達百分之十幾的節目。但,商業的體制終究不適合他們,全景又回到「一組人拼命拍工商短片賺錢養人、一組人按照理想拍紀錄片」的求生模式,吳乙峰調頭寸、抵押台北家屋來付薪水是全景常態。921前,文建會補助全景辦紀錄片人才培育,是經濟狀況最穩定的時刻,但全景仍毅然決然拋下一切,「包袱款款」,隔天就全搬到台中。
「臨行前會計警告我們,下個月薪水在哪裡還不知道呢!」郭笑芸回憶說。
一到災區,全景分成八組人做田野調查,每天晚上回台中開會,討論可以拍紀錄片的地點跟主題。吳乙峰、郭笑芸等人來到九份二山,目睹直到今日仍讓他們驚恐的畫面。大自然的無情、對人類生命觀、價值觀的摧殘,吸引著吳乙峰繼續挖掘生命的議題。吳乙峰跟郭笑芸做了分工:吳乙峰追蹤罹難者家屬的生命歷程,拍攝「 生命 」,郭笑芸紀錄當地村民災後的重建過程,拍攝「梅子的滋味」。
九份二山是921災情最嚴重的地方,嗜血的記者聚集在罹難者家屬旁不斷問著:「你現在的心情怎麼樣?如果挖到你媽媽你會怎麼樣?如果挖不到你會怎麼樣?」面對無法解除的茫然與衝擊,全景的人選擇「陪伴」,先放下攝影機,靜靜坐在家屬旁邊,跟他們聊些生活上的瑣事,以及,傾聽。「你們的山本來長什麼樣子?本來大家在做些什麼?」全景的人幫忙家屬重整思緒,抽離無盡的悲痛。直到得到家屬的信任,形成如朋友般-甚至如家人般-的關係時,才拿起攝影機。
五年來,全景猶如心理醫師,陪伴家屬走過最艱難的一段路程。五年來,全景猶如社工師,為重建區居民串連各種資源、申請補助,甚至發現自己比居民還更焦慮、更緊張。陷入太深的導演,忙著向政府呈現居民生活困境、忙著推動部落重建。全景實現了最初成立時的誓言:「我們要為這片土地,拍出屬於人民的生活,拍出弱勢人民的聲音。」
「全景」回來了,帶著七部紀錄片,帶著最真實、沒有掩飾、來自重建區最底層人民的生命。全景拍出國片的希望:看過吳乙峰的「生命」,很難不暗自流淚。你會為家屬痛苦掙扎但又重現光明的生命感動,你會為拍片的人無盡無悔的付出感動,你會在片中看到屬於自己的生命歷程,與自己對生命、對上天、對神明的質疑、怒吼與痛入心扉的省思。然後,淚流不止。
九月十八日起,全景將在台北總統戲院,以及南投的中興新村、重建區各拍攝地村落,放映這七部紀錄片。我們期盼收到這份訊息的朋友,為了傳達出這份對生命的悲嘆與感動,請你把這個網頁傳給你所有會被生命的力量感動的朋友,讓總統戲院爆滿,讓全景來開創台灣電影新的未來。
關於 全景映像季: 『生命』一部真實的電影,五封寄不出去的信
相關閱讀: 吳乙峰的《生命》 隧道口,看見生命天光 台灣庶民的映像‧吳乙峰的《生命》 《生命》的延伸閱讀
懇切拜託您這麼做:
一、轉寄這個網頁給您在中部的朋友,請他們在九月十八、十九日到中興新村省政資料館觀賞影片(「生命」於十八日晚上六點半放映,其他場次資料請見 全景 網站)
二、轉寄這個網頁給您在北部的朋友,請他們響應「九一八擠爆總統戲院行動」,展現網友支持「生命」與國片的力量。
三、將這個網址透過 MSN Messenger、Yahoo!奇摩Messenger等即時訊息軟體傳給您的朋友。
- Sep 15 Wed 2004 20:31
台灣今年最值得等待的一部電影,吳乙峰《生命》
close
[10.08.沈澱後的感動分享]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