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敏(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主任)
10月4日是世界動物日,許多國家以保護動物為主題,舉辦各種活動。今年,台灣的世界動物日也將會很熱鬧,由 台灣動物研究會 主辦, 中國時報動物伴侶版 、 Discovery Channel 、 公共電視 、 台灣認養地圖 、台風、 破週報 、 動物星球頻道 、 蕃薯藤 網站協辦,以及十多個動保、環保團體共同合辦的【 2005年世界動物日─動物影展 】,要免費請大家看電影,希望喚起更多人對動物權和動物福利的重視。
每年10月4日是世界動物日(World AnimalDay),各國動物保護團體都會舉辦各種活動來宣揚動物倫理,紀念天主教方濟會會祖聖方濟(1182-1226)。據說他曾對飛鳥傳道,如同許多「對動物友好人士」一樣,他稱呼各種動物為「兄弟姊妹」,因為他認為這些動物乃是「同源所出」。這說法與達爾文的「物種原始」異曲同工,無論是同源於「天主」或是同源於物種的「演化」,皆都鼓吹尊重人類以外的動物。
為因應要求保護自然環境的呼聲,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於1980年宣告聖方濟為生態學家的守護神(主保)。透過宗教與神學的再詮釋和建構,對個體動物友善的觀念,巧妙的被擴充為對集體生命維生體系的保護。進一步的,生態主保聖方濟的「環保」觀念,被論述為儉樸生活、不為物役,尊重眾生!
去年,印尼巴里島上的流浪狗基金會(BSDF)在登巴薩(Denpasar)藝術中心舉辦繪畫比賽,270位五年級(約10歲)的學生參加,得獎作品並配合學校動物保護教育週展出。而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關心肉雞福利的動保團體選擇於10月3日遊行,他們還邀請該國「環境與水資源管理」部長到場致詞,力圖吸引社會大眾對農場動物福利議題的注意。特別來賓除了狗貓和馬之外,還有一隻「羊駝」!
今年紐西蘭奧克蘭防止虐待動物協會( SPCAAuckland ),要將傳統上只在該市舉辦的活動延伸到各個城鎮。不少人樂於參與「由樂隊前導,領著貓、狗、驢子、兔子、羊兒、鳥兒們到教堂前」接受祝禱的遊行。
當然,推廣素食的團體也樂於參與世界動物日。愛爾蘭素食協會在都柏林市已經舉辦過11屆年度素食大會,邀請動保團體、學者專家探討各種與素食有關的課題:有機栽培、集約飼養等等。當然,還有素食大餐可以大快朵頤。
而在俄羅斯莫斯科的達爾文博物館,則是舉辦世界動物日特別活動,包括遊戲、製作動物面具、寵物繪畫比賽,以及探討動物語言和動作表情的演講等。
世界各地有越來越多的團體選擇走進校園,推廣正確認識動物以及與各種動物相處之道,並鼓勵認養流浪動物。各國方濟會神父或教堂本身,也都舉辦各種為動物祝禱的儀式或活動。
透過世界動物日,地球上各個角落的動物之友們雖或素昧平生,但卻是「心手相連」。今年在台灣,由多個動保、生態保育組織及關心動物保護議題人士、 中國時報 、 公共電視 等媒體及多家影業公司所共同發起舉辦的【2005年世界動物日─動物影展】,主題定為「ㄊㄚ快樂,所以ㄋ一ˇ快樂」,便是希望藉由影展及座談,結合團體的議題行動,深化民眾對全球動保議題,以及人類動物與非人類動物禍福與共的關聯認識。
今年的活動裡還希望推動支持在「千禧年世界動物保護大會(Animal 2000 World Congress)」中,由66個國家動物保護團體代表一致支持的「 動物福利普世宣言 」。
【 2005年世界動物日─動物影展 】詳細資訊請洽主辦單位: 台灣動物研究會 ,電話:02-22398105-6,或上網查詢 http://www.east.org.tw/animal-movie/index.htm
參展影片簡介
《慘絕人寰的時尚每件皮草都殘酷》
■作者: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
■紀錄片:17分鐘(輔導級)
全球動物保護及動物福利意識抬頭,許多國家甚至嚴格禁止人工飼養毛皮動物,但在全球化的社經脈絡下,中國已成世界最大皮草生產及貿易國,而中國卻沒有動物福利法律。本片揭露中國在生產皮草過程中,殘酷虐待動物的真相。
《李淳陽昆蟲記》
■作者:李淳陽
■生態紀錄片:60分鐘(普級)
1968年起,李淳陽博士以八年時間自費拍攝台灣第一部昆蟲生態紀錄片。1977年李淳陽拍攝的昆蟲影片"The Hidden Events"獲得美國攝影協會第48屆「國際電影節」專業組首獎。1979 年新聞局製作《李淳陽的昆蟲世界》一片,獲得「亞洲影展最佳自然界紀錄片獎」;本片分為三個單元:生與愛、不可思議的生存術、蟲之心。
《把花獻給狗》
■導演:龔玉玲
■動畫短片:5分鐘(普級)
流浪動物生命的脆弱如紙一般,而人類鋪天蓋地的人造環境,如同永不腐壞的塑膠一樣屹立不搖。本片以物體動畫形式呈現台灣流浪犬、都市環境與不當的捕捉政策之間的象徵關係。
《放下殘酷的慈悲 拒絕商業化放生》
■作者: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
■紀錄片:17分鐘(普級)
全台宗教團體商業化的「放生」活動到底有多嚴重?民眾種種不當「釋放」各種動物,其對生態環境及動物生命權益所造成的傷害又有多少?本片詳實紀錄全台2,544個宗教團體中,將近四分之一從事放生活動的行為。
《放生鳥捕抓買賣真相》
■作者: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
■紀錄片:6分鐘(普級)
台灣宗教組織變相「放生」行為,造成野外野生鳥族們的災難!除了捕抓野外野鳥供人放生這種無本生意外,鳥店並進口、繁殖各式外來種鳥類供人放生,不少鳥類來自禽流感疫區,完全不顧外來種對生態環境造成的衝擊!
《雨林絕響》
■製作:公共電視
■紀錄片:30分鐘(普級)
長臂猿是熱帶雨林的歌者,1980年間台灣掀起靈長類動物的飼養風潮,至少有數百隻小長臂猿,非法走私進入台灣,幼時可愛黏人的長臂猿,長大後叫聲宏亮甚至具攻擊性,遭棄養者眾。近年來仍有未成年的小長臂猿被送進收容中心,沉寂多年的靈長類走私熱潮蓄勢待發。
《修補生命的翅膀》
■製作:公共電視
■紀錄片:30分鐘(普級)
在台灣,許多人投入鳥類救援行列,為失翼的鳥兒修補生命的翅膀。獨眼的鷹、斷翅的鳥、像狗般哀求的猛禽,這些鳥類的悲傷,全都來自人類的毒手,急救站不斷伸出援手,但如何減少來自人類的傷害,成為更重要的課題。
《望安,生命的歸途》
■製作:公共電視
■紀錄片:15分鐘(普級)
目前全世界的綠蠵龜只剩下約二十多萬隻,被列為瀕臨絕種的保育類野生動物。過去台灣本島許多沙灘都有他的足跡,現今只剩下蘭嶼和澎湖的望安島還能固定見到綠蠵龜上岸產卵。什麼原因造成牠們瀕臨絕種?我們能如何保護牠們?
《菱池倩影》
■導演:梁皆得
■紀錄片:50分鐘(普級)
台南官田鄉一帶較隱密的深水菱角田裡,住了一些特別的居民,當地的農民稱牠們為「菱角鳥」,而牠們的正式名稱為「水雉」。水雉目前在台灣的數量不到五十隻,是野生動物保育法列為珍貴稀有的保育類野生動物。
《塑膠寄居蟹》
■製作:公共電視
■紀錄片:22分鐘(普級)
在墾丁的海岸林,有許多陸寄居蟹背著各式各樣的塑膠瓶蓋、甚至破玻璃瓶為家,為什麼垃圾竟然成為寄居蟹的容身之所,海邊的貝殼到哪裡去了?而有些寄居蟹,有著舒適又美麗的家,命運卻更加悲慘!
《農場動物與我們》
■製作:英國友善農業組織
■紀錄片:25分鐘(普級)
最新科學研究發現經濟動物一點都不笨,豬會使用電子遊戲的操縱桿,雞可以看電視學習,我們卻讓牠們受到無法想像的對待!你知道牠們有多聰明敏感嗎?你瞭解牠們的繁殖和飼養狀況嗎?人類每天做的決定,對牠們有多大的影響?
《燕鷗的故鄉-馬祖》
■導演:梁皆得
■紀錄片:33分鐘(普級)
馬祖列島大部份不適合人類居住,每年總有上萬隻鷗科鳥類前來此礁繁衍下一代,其中主要有黑尾鷗、蒼燕鷗、紅燕鷗、鳳頭燕鷗、白眉燕鷗及全世界第一次在馬祖發現繁殖記錄,被譽為「神話之鳥」的黑嘴端鳳頭燕鷗。
《韓流、寒流》
■作者: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
■紀錄片:5分鐘(普級)
韓、日兩國舉辦2002年世界盃足球賽,韓國人吃狗肉的行為,也引起全球動物保護人士或團體的抗議。無數韓國動保團體努力訴求立法以禁吃狗肉,然而韓國狗肉餐飲業者及饕客反彈的聲浪也很大!本片記錄韓國香肉市場交易情形。
《皮上草》
■導演:龔玉玲
■動畫短片:5分鐘(普級)
「皮草」,由皮+草兩字組成,比"fur"更多了將身體與自然連結在一起的意象,此為片名的來由,亦為貫穿本動畫的主旨。片中交互穿插私處密林、動物毛皮與痛苦血肉的畫面,以使女性、自然與動物連結在一起,作者希望藉由本片引導思考父權與女性、自然與動物的宰制剝削關係。
動物給我們上的21堂課
以企鵝的眼睛看世界
需要的不只是赤子之心
改變「看見」與對待的方式
擦撞異樣火花與多元省思
跟蹤神秘的飛行
小孩的牛,成人的總統
參展影片簡介
- Sep 25 Sun 2005 16:28
〔活動〕2005年世界動物日─動物影展
close
ㄊㄚ快樂,所以ㄋ一ˇ快樂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