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緬甸颶風、四川地震(還有早些的大雪災)、智利火山爆發,還有一直在發生,我們卻常遺忘的各國零星的戰爭。

在遠方、看不到的,我們是否也會當作沒發生過?沒有負擔的,我們是否常常習慣忽略?
 
「本來資源就是有限的,不是要去比較誰得災情比較慘重,不是要去抵觸現行的政治正確氛圍,要將愛心或種種名義所擠出的資源嘗試送到最有需求的地方去,本來這就只是一個簡單的問題,『四川和緬甸目前為止得到的救援物資較缺乏?』我們企業政府投入了二十億(還尚未包括募款晚會)至四川賑災,相較於其他國家而言是最多的,所以我們應該自豪於媒體迅速動員及血濃於水的呼籲策略讓台灣人的愛心拔得世界第一的頭籌。」(摘自〈看不到的,就沒發生過?〉)

除了禱告,讓我用音樂給你力量
小克說:「就讓我們輕輕禱告、輕輕歌唱。希望這世界更好,希望明天會更好,希望這地球上的所有人,都能平安快樂、無憂無慮。」

除了禱告,還有很多幫助緬甸災民的實際方法:緬甸賑災資源總整理
(很高興看到,無國界醫師對緬甸颶風的回應。)

除了禱告,聽了落雨聲,讓我很想家。一個理想,卻不一定存在於現實的家。
一個不擔憂死亡、沒有恐懼的地方;人們互助互愛、彼此扶助,沒有仇視的地方;

一個用溫柔去回應暴怒的所在。
除了禱告我還想感恩,這些援助不是理所當然;擁有外界的救助,若心存感恩,也適時地傳遞給其他需要的人。

失去感恩的心,又被恐懼抓住的話,很容易變成緊緊不放救助、不願分享、擔心他人要來搶的不滿足的害怕者。
 

純記錄:在網友的部落格回應和澄清誤解。
我覺得這樣的衝突其實可以避免。很多時候,對救災的觀點和方式很不同,不仔細理解很容易有情緒衝突。

我覺得會有這樣對話的誤會是因為,阿潑在連續的幾篇文裡,都有提及他的立場。

我覺得他的立場大概和我一樣,覺得救助台灣需要的人和幫助災民沒有衝突,但在這個時候,以「有錢幹嘛不幫自己人」的說法,很容易讓人有「愛有分別心」的感覺。

我可以同理部分台灣人的心情,他們覺得以往是怎麼被不平等對待,為什麼還要用熱臉貼冷屁股呢?
 
在這種特殊兩岸的關係裡,要有超越的思維是更加難的。

另外,很多對話的誤解就是來自,彼此沒看細看過前後的文章觀點(你沒機會看過他的,他沒機會看你的),所以有了觀點的衝突。

但我還是覺得,被誤解固然不好受,倒不需要說對方是在消費震災。

很多時候,部落客需要一而再再而三的去重複回答或論述相同的事,因為訪客不見得瞭解他整個脈絡的觀點,你覺得對方針對你,受到影響,以情緒回應「迫害情節」,當然對方會跟你一開始一樣不舒服,更遑論繼續對話的可能了。

我要再次強調,原本兩位的觀點是不一定衝突的,但救災的時機危急,樂意伸出援助的手給災民,不一定會排擠給台灣的需要。

愛,不該有分別心;但需要可以暫調先後。這世界上有那麼多不同的人需要援助,重要的是,幫助先後的原因卻不該是把人道當武器反制、保留下來做懲罰。

我尊重,也部分同意你的觀點,也認同他的想法。

還是很希望你能瞭解對方的意圖,和全面性的論述,其實衝突、誤解是可以避免的。


讓我用音樂給你力量 & 緬甸賑災資源總整理兩篇我找不到引用的方法,也無帳號可登入留言,特此聲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gelmi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